笔趣阁 > > 水浒之逍遥小衙内 > 第564章 未雨绸缪

第564章 未雨绸缪(2 / 2)

回到顺州,岳飞已经回信,说他愿意前来高家军,但目前身在平定军,如要离开,尚有两位兄弟要一并带走,这两人一为他的同乡王贵,一位是他在军中结识的,叫张宪。

高槛惊喜交加,这两人可算是岳家军中五虎上将之二,加上牛皋,岳家军五虎将便来了三人,如此收获,高家军岂不是如虎添翼?

他当即给高俅写信,要高俅将岳飞、王贵、张宪三人调来高家军。这件事对于已经是东厅枢密院使的高俅是小菜一碟,何况还有宿元景、陈宗善等人在京城为自己操办,只需一纸文书,这三人便可调来顺州。

牛犇将自己已经进了高家军并受到重用,岳飞等人也将前来,必定有似锦前程之事写了书信,邀自己叔父牛皋一并前来顺州,共同建功立业,光耀祖上。

高槛又命萧让代写一封书信给岳飞,对他前来表示欢迎。

三封书信写好,派干练之人分头送去。

高槛在紧张部署、壮大高家军实力,金国也未曾闲着。以完颜宗弼、完颜宗翰两人为帅,逐步向南推进,大军已经逼近武州、檀州等地,但可能是没有接到全面与宋国开战的命令,并未兵临城下。

敌情一次次报回顺州,索超、杨志、鲁智深连续几次请战,但都被高槛否定,要求他们固守城池,不得主动出战,违令者斩。

高家军军纪严明,元帅之令自然无人敢违抗,只得强忍着怒火,不得出战。

京城之中,高俅接到高槛书信,别说要调几个校尉,就算是要调军中大将,他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这样的小事徽宗是不会管的,他嫌麻烦。好不容易清静下来,最怕的就是有人烦他。

童贯被押解回京后,原本以为自己在京城所建立的人脉能轻松救他一命,却不曾想,这次的事情,彻底触怒了他们的大书法家皇帝,任谁也说不进去话。

刑部尚书只因多问了一句,就差点被株连,吓得六部三公无一人再敢就此事在朝堂上多言。

蔡京一党曾经想保住他,但至此完全绝望,只能放弃。加上高俅、宿元景不会放过如此绝佳机会,自然是会落井下石。陈宗善更加担心童贯能缓过来,若如此,自己在朝堂上的种种作为,将成为童贯日后置他于死地的理由。

原本与童贯关系不错的兵部、刑部、吏部三部尚书,到了这个时候,全都成了铁面无私的包拯,几次堂审下来,他的一条命已经去了四分之三,最终在半昏迷的状态下被刑部书记抓着手指按了手印,供状确凿。

次日便有三部签署具结文书,连同供词呈徽宗御览。徽宗几乎没有看完,在书房震怒,将自己刚刚做好的一副荷花图撕为齑粉,朱笔一挥:满门抄斩!其家产罚没入库,由宿元景、陈宗善负责抄家,高俅监斩。

至此,轰动全国的童贯通敌案尘埃落定。童贯虽是阉人,但他在京中势力庞大,有不少义子。这些义子平日里仗着童贯势力不曾少作恶,如今却成了童贯案的冤死鬼。

城外刑场,高俅一根令签下去,四十三颗人头落地。

那一天,京城百姓奔走相告,相约饮酒庆祝,更有甚者,当街放炮,仿似喜庆之日,整座京城,欢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