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军更名为高家军,高槛重新执掌的消息数日内传遍十六州。所有将士无不欢欣鼓舞,各自杀猪宰羊,予以庆祝。
如今辽国灭亡,耶律大石重建辽国,僻居一隅,一心东进恢复国土。金国虽然大胜,但长年征战,消耗巨大,亟需修养以恢复元气。
高槛严令,高家军严加训练,广招兵马,但不得主动出击。如今大宋经过童贯一事,朝廷动荡。大宋国库空虚,若再轻启战事,则只会加重百姓负担,将大宋百姓拖入水深火热之中。
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整肃十六州,使其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这样才能保证战时自己的后方不乱,也能保证粮草的充沛。
与金国一战,是早晚之事,但高槛不会打无准备之战,必须谋划周全,一击必胜。要么不战,要战就要将金国从版图上彻底抹去,让它归入大宋版图,实现天下一统。
金国都城已经由上京会宁府迁至中京大定府,金兵陈兵云内奉圣二州,威逼燕云十六州。
高槛自然不敢大意,命索超、杨志、鲁智深分别扼守云州、武州、檀州,各陈兵五万,以防金兵突然发动战争。
十日后,扈三娘一行抵达顺州。
这次高槛没有大兴土木,他的目标是要打到上京去,没必要在此浪费钱财。
接下来的两个月,他在花荣、史可郎、牛犇的陪同下,将十六州转了一个遍。主要目的是视察民情,鼓舞士气。看到各地官员都勤勉执政,对自己所制定的摊丁入亩政策贯彻始终,使得人人有田地可耕种。各州府设立税赋局,征粮收税进行得十分顺利。
“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高槛也是懂的,所谓打仗,打的就是人力资源,打的就是钱财粮草。谁能消耗得起,谁就有胜算。所以高槛必须保证高家军真与金国打起来,能确保钱粮充足,无后顾之忧。
高家军的军饷、福利待遇以及高家军前身蓟州军战无不胜的事迹等在十六州之地广为流传。
在这十六州的汉人,许多曾经是契丹人家中的奴隶,有的甚至十几代都是奴隶身份。直到蓟州军打下十六州,他们才获得自由,脱去奴籍,恢复为大宋子民。久受压迫之人,一旦获得自由,对解救自己出苦海之人自然是感恩戴德,愿意以死相报。
于是,不少年轻人纷纷响应军队的招募,以进入军营当兵为荣。
只是高家军的募兵条件甚是严苛,首先是身高、身体健康必须达标,其次就是在选拔时,根据个人专长进行军种分配。
好在高家军的家底雄厚,又有宿元景、高俅在京城相助,十六州在历经战火后,恢复正常生产,百姓热情空前高涨,官粮收缴甚至超出了最先制定的计划。
视察民间,百姓对这位镇北元帅久有耳闻,但怎么也想不到,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天神一般只能仰视的人物,居然会只携带几名随从穿行于乡野田陌之间,向他们询问粮食收成、家中生活等,无不感到既意外又温暖。
民情高涨,军心稳定,吏治清明,这让高槛多少有些意外。虽然这一切是自己来顺州前便已经实现的,但多少与自己的英明决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