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紧张严肃的关头,这一声冷笑来得十分的突兀。
几乎所有人的眼光都落在了说出“可笑”两个字的高槛身上。
高槛淡然看向蔡京,说道:“书信在此,你们不辨真伪,便要拿人去刑部?莫非……是想来个屈打成招?”
蔡京一张脸显得十分阴鸷,看向高槛,说道:“圣上面前,休要胡言乱语!”
高俅也赶紧说道:“高槛,休要放肆!”
宿元景说道:“高指挥使所言没错,书信在此,为何不辨真伪便要拿人?若这书信是真的,如此行为,岂不正中了贼人奸计?不仅燕云十六州不保,就连我大宋也危矣!”
杨戬说道:“无人见过耶律大石亲笔,也无人见过其印鉴,如何分辨?”
宿元景转身看向白时中,说道:“白相,如果我没说错的话,你手上有一封耶律大石亲笔手书的国书,却不知白相为何一直压在手中,不上奏御览?”
白时中赶紧出班奏道:“启奏圣上,臣手上确有一封耶律大石手书。臣找人译过,无非是想向我朝借钱借兵,以助其复国。我大宋忍受辽国盘剥近两百年,如今辽国气运已尽,我朝岂能相助?故而臣私自将此书信扣下,免得烦扰圣上。”
徽宗说道:“借钱借兵,自是痴心妄想!白相,那封书信何在,速速取来比对,便可知此书信真伪。”
白时中说道:“尚在家中。”
徽宗说道:“速派人前去取来。”
白时中领命退下,自去安排回家取书信。
徽宗眼神凌厉的扫视群臣,肃声说道:“此事若是查实,童贯便犯了逆天之罪,朕决不轻饶!”
蔡京说道:“童贯一向忠于圣上,忠于大宋,绝不会行此糊涂之事。臣以为,就算这封书信是真的,那也是有人行离间之计。蓟州军一向不服王化,只因不愿整编而抗命挥师北上,私自攻占燕云十六州。如此行径,便是判君判国之举。童贯一向主张分散蓟州军,蓟州军将士定然因此记恨,难免会排挤于他。若说有人里通契丹,绝非童贯,而应该是蓟州军!”
宿元景说道:“太师此言,莫非已经确定那书信是真?”
蔡京冷哼一声,说道:“真相自有大白之日,鬼祟始终不敢暴露于白日之下!”
徽宗说道:“好了,此事不要再争论了。蓟州军的功过是非,早有定论。平四寇,收复燕云十六州,为我大宋南征北战,立下不朽功勋。如今燕云十六州已经归入我大宋版图,此乃千秋功业,他们若要行反叛之事,何须如此周折?”
陈宗善说道:“圣上圣明!以臣在顺州所见,卢俊义、关胜绝非反叛之人,他们所要的,只是一支完整的蓟州军,能继续拱卫我大宋边疆。”
蔡京只得住口,徽宗说道:“你们不要以为朕只会沉迷诗画,流连红粉,孰是孰非、孰轻孰重,朕岂能不知?”
群臣齐声道:“圣上圣明。”
所有大臣站回班阵,静心等候白时中返回。
徽宗震怒之下,群臣自然畏惧,他虽昏庸,但毕竟皇上。
白时中终于去而复返,手中抓着那封书信,急匆匆返回,说道:“圣上,书信在此。”
徽宗说道:“朝堂之上不少书法行家,大家都看看吧,这两封书信可否出自一人之手?”
两名太监将书信展开举好,站在一处,群臣纷纷上去观看。几人看过之后捻须点头,有人看了摇头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