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槛闻言,说道:“来的正好,我正要有事找他们。”
两人进帐恭敬参见后,高槛问道:“两位大人不辞劳苦,亲自前来,可是有事情相商?”
许化文说道:“本官接朝廷圣旨,知道蓟州军会远征江南,途径我处。本官奉圣命,在此迎候高元帅,并全力配合高元帅南征。元帅若有所需,请交代给本官,本官定不遗余力,置办妥当。”
高槛说道:“十几万大军征战,人吃马嚼消耗不小。就请两位大人做好粮草征调事宜,确保我军无后顾之忧,本帅在此感激不尽。”
周必清躬身道:“这是下官本分,也是圣上旨意,下官自当竭尽所能,确保粮草充足。”
高槛说道:“如此甚好。但本帅有一个小小要求,还望两位大人答应。”
许化文、周必清两人同声道:“元帅请说。”
高槛起身说道:“大宋之所以四处叛乱,多是因为官逼民反。此次征战,必消耗巨大。本帅担心地方官员以戡乱为由,对地方百姓摊派赋税,横征暴敛。如若这样,只会激起民愤,迫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反叛大军中去。所以本帅要求,各地方官员不得随意以戡乱之名强行摊派,所需要粮草,皆只能由州府官库筹措,如有缺口,则必须按照市价自百姓手中购买。若本帅得知有地方官员巧立名目,以此为借口祸乱地方,本帅定参他阻挠征战、贻误战机之罪。”
周必清额头上冒出丝丝冷汗,他正在想着要如何以平乱勘正为由,增加徭役赋税,一则为了筹措粮草,二则可以中饱私囊,发上一笔横财。不料高槛好像早就知道了他心中所想,早早将这件事挑明了。
他附身答道:“下官谨遵元帅之令。”
高槛肃声道:“本帅已经命人张贴告示,若有地方官吏胡作非为,被百姓告了,本帅绝不留情。”
周必清浑身一颤,应道:“有元帅之令,不敢胡来……不敢胡来……”
许化文说道:“元帅深谙民情,乃百姓之幸。但元帅下此命令,只怕会影响粮草筹措……”
高槛说道:“许大人,如此说来,若是不盘剥百姓,这粮草就无法筹措了?”
许化文一愣,随即说道:“本官不是这意思,也罢,元帅既然下了这般命令,本官自当遵从。”
高槛说道:“如此甚好。”
两人告退出了营寨,周必清长叹一声,说道:“这可如何是好?”
许化文摇头说道:“如今高槛深得皇上信任,江南之乱,是皇上一块心病。如今举国齐心,都为了平定这江南之乱,你我切不可去触这霉头,真要被高槛给参了,丢官罢职事小,抄家杀头可就事大了。”
周必清说道:“也罢,谁让他是高太尉的儿子呢……只是这粮草可如何筹措?月前童太尉几十万大军,早将府库消耗殆尽,一时之间去哪里筹措这么多粮草?”
许化文说道:“你这边先想办法应付,我即日回京面圣,将其中缘由奏明圣上,这样一来,真要粮草不继,也怪罪不到我们头上了。”
周必清抱拳道:“那就有劳节度使大人了。”
两人辞别离去,自去各自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