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一筹莫展的大梁天子与文武百官,萧景天在贤王府内,却发出如此感叹。
他等的不就是这场战争吗?
尽管战事堪忧,却正有了他用武之地!
而且哪怕是目前看来,战事对大梁极为不利,但大梁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须知单单大梁帝都周围的守军,便足足有五十万之多。
这其中,有守卫皇城的五万禁军,又有五万庆历军,五万兴京军,五万常州军,十万纪城军,十万忻城军,十万洛邑军。
这些军队,驻扎在大梁帝都周围的各个地方。
它们由大梁皇帝指定各个都督,坐镇管理,没有皇帝的兵符,谁也无法调动。
实际上,不仅仅是大梁国如此,各个国家,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军队,拱卫各国帝都。
因为每一个国家的皇帝,对于帝都与自己的安全,都是十分在意的。
如此一来,哪怕是边境发生大军反叛,或是战事不利等等,也有足够的军队,守卫帝都。就如《水浒传》中的大宋,京师周围便有八十万大军,豹子头林冲也是号称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便是如此。
大梁国周围,便有五十万大军守卫。
后来争夺皇储失败的誉王,走投无路,便是勾结五万庆历军谋反,趁大梁皇帝到九安山围猎之际,攻打九安山。
只可惜,被蒙挚与梅长苏等人,率领随行的三千禁军,死守三日。靖王萧景致又拿着皇帝的兵符,调来十万纪城军,打败了庆历军。
庆历军都督483徐安谟,更是被霓凰郡主亲自斩杀。
因此,虽说北境的二十万大军溃败,大渝与北燕两国的五十万大军,声势震天。
令哪怕拥有五十万大军拱卫帝都的大梁皇帝,与一众文武百官,或是畏敌怯战,或是苦无良策。
对于萧景天来说,却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他可不惧那大渝与北燕两国的五十万大军!
也不惧南楚国的二十万水军,又或是进犯西境的西夏、吐蕃两国,以及进犯东境的东海国!
萧景天于贤王府内,将抓来的又一个俘虏裘干仞,以及即将到来的林氏一家与刘正风一家等等的事宜,安排妥当之后。
他便令人准备了一些东西,直奔大梁皇宫而去。
…
(上架首日十更保底,因为是凌晨上架,可能更新不完,白天睡起来会继续更新的。求大家订阅支持,大佬们的每一个订阅,都是作者码字的动力!求订阅!!!给大佬们跪了!!!)看小说,就来! 速度飞快哦,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