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大宋超级恶霸 > 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汉调整

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汉调整(2 / 2)

这种情况既在预料之中,又在预料之外。大汉天子刘正龙之前的估计,王国不会很多,也就是柴家,柳家,外加上两三家就不错,也就是说五个名额足够。至于郡国近百家再正常不过,要知道大汉军务立国,将军们战场上的战功可以换成巨额财富。举个例子来说,杨再兴斩杀刘延庆一战,就获得了三十万贯的奖励,这在宋朝乃至于历朝历代都是不可以想象的。岳飞受云州有功,奖励超过两百万贯。仅仅抓捕赵构,总赏金就超过了一千万贯。大汉的奖金是没有上限的,当然这些钱最终还是在金行内,拿走的只是一张存单,要是全部都提走的话,把大汉帝国卖了都补不上这个窟窿。

柴家,柳家最早知道消息,柳明俊,柴进第一时间就把一百万的保证金交上了,对于他们来说,不管海外环境怎么样,能建国就是好事,这笔钱就花得值。

四大家族,潘家,曹家,高家,石家也尽快缴纳了保证金。紧随其后的是太原王家,南都钱家,见前面的人都交了原来犹豫不决的折家,向家,郑家也交了上来。最让陛下想不到的是西夏濮王李仁忠,这个昔日西夏摄政王,大汉皇妃李云萝的父亲也缴纳了一百万贯,这就有点意思了。不过刘正龙也能够理解这个老丈人,毕竟西夏天子李爱龙已经长大成人,执掌朝局,西夏皇太后耶律南仙已经定居帝京,这种情况下昔日的摄政王就有点尴尬了。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够看出来大汉的百姓多么有钱,江南凌家也缴纳了一百万,几乎一手创建了神威炮局的凌振已经成为了凌家家主,为大汉立下天打的功劳,本来凌家是不够资格的,可是凌家的一对绝美双胞胎凌云,凌燕进宫之后,也是算是皇亲国戚,就混到了资格。

这么多家都要逃离大汉,只不过每一家的心态都不一样。四大家族远遁,是被入云龙公孙胜吓住了,他们并不像离开,不想远离政治中心,可是军队的整编,无数和四大家族有牵连的武将退出一线作战部队龙骧军,转到地方治安部队的虎贲军做兵马督监,等于说对军队失去了掌控力,在这种情况下就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其实,四大家族争先恐后出逃,还在给大汉天子传递一个气息,那就是,他们是忠诚于大汉的,忠诚于陛下。不再给太子提供支持,不介入皇家事务,不介入军队。

富户踊跃还买买地是好事,可是一股脑都出去了,对于大汉来说无形之中是一种损伤。尤其是军武立国的大汉帝国,四大家族可是大汉的基石,一下子都走了会引起军队的动荡,会引发一系列不稳定的因素,会被野心家过分解读,显然这不是大汉天子想要看到的。

最终,在国丈潘旭七十岁大寿的时候,大汉天子刘正龙协同皇后潘韵,皇贵妃潘锦,皇太子刘昊天,皇九子刘慕月一起到潘府为老爷子祝寿。

天子前来祝寿,这是无上荣耀,可是皇后,皇贵妃以及皇太子,皇九子都来了,这就给太多的人无限遐想,况且这个消息是提前十天公布的,就在皇亲国戚拼命地到海外买地的节点上,报纸上就开始有‘专家’解读这个事件。

曹家,石家,高家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召开家族会议,商讨应该如何应对。毕竟天子已经作出来姿态,如果再不知进退的话,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

不错,四大家族其实就是有借海外买地试探陛下的意思,隐隐约约也有逼宫的意思,毕竟谁都不愿意远离政治中心。

现在天子去潘家,但是军队整改的步骤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就让曹家,石家,高家感到更不安了,生怕真的逆龙鳞。是曾经陛下有誓言,永不负四大家族,共富贵的,可是四大家族那个屁股下面没有问题呀,即便是陛下没有什么想法。也架不住文官集团不断地吹毛求疵,一旦那些罪行公布天下,陛下想保都保不住。

最终曹家,石家,高家的家主也参加潘旭的寿宴,他们要向陛下表明态度,愿意放弃在军队之中的所有权力,至于海外购买王国,不会给陛下添乱子,会按照朝廷统一规划去做。

君臣叙旧很久,最终,陛下承认四大家族在军中有特殊的存在,确保四大家族利益,至于海外购买王国,每一期可以有一家参与,购买王国之后,也不一定要全家搬走,依旧可以有任朝中为官。四大家族也承诺切断和军队的联系,子弟更多是从事文职,在地方,在朝廷任职,分成批次撤出一线部队龙骧军,至于大汉军队出征的时候,随时听候召唤。

四大家族最关心的问题基本上尘埃落定,大汉天子刘正龙强调不会动摇太子的位置,同时对于太子监国的表现予以肯定,同时太子迎娶石家嫡女为太子妃,九皇子迎娶曹家嫡女。同时接纳曹家,石家,高家一女进宫。四皇子迎娶高家嫡女,三皇子迎娶石家嫡女。

在这个世代,联姻无疑是拉拢人心最好的办法,就连来自后世的刘正龙也难以免俗,不过之前都是他自己迎娶美女来拉拢文武百官,现在自己的儿子们逐渐长大了,也到了婚配的年龄。

四大家族是大汉的基石,短时间是不能动摇的,四大家族的知进退,给军队休整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四大家族牵连很深的武将陆续退出,有的在地方出任兵马督监,有的出任文职,也有的退伍。对于退伍的武将,朝廷给与经济补助。

军队修整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下一步汉国和金国的决战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线部队带兵的将军轮流到大汉皇家军事学院进修,大汉天子亲自授课,尽管刘正龙的课每周只有一节,已经让这些将领激动不已,这表明他们是天子门生,不会再受文官欺压。当然了天子传授的军事思想也让众人受益无穷。

以往汉军和金军交战都是以守为主,大多是靠谋略获胜,可是今后是大汉主攻,以进攻为主,可以说是要一鼓作气杀到黄龙府,那么整个战略调整就意义重大。。

军队这一次的调整,也是以攻占金国为战略目的的,全部都工作都围绕攻占金国展开,军队的调整不仅仅是将领的调整,对于士兵,对于兵种的调整也很大。

大汉军队最终整编成三十万龙骧军参战,二十万虎贲军镇守地方,同时还有十万海军参战。大汉海军将第一次参加大规模的灭国之战,三万石的巨型战船第一次出现,大汉天子亲自题名海龙号。海军是大汉最能够体现实力的兵种,因为这点金军几乎是空白的,说白了,在海上只能被动挨打,对于强大的大汉海军,那绝对是金国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