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2 / 2)

皇后的身上剧烈的颤栗了一下,恰被太后收入眼底。太后岔开话题,扶住苏墨尔的手站起来道:“大事已定哀家也可安心了。热闹了一天,哀家有些累了,便先回去了。”

太后深深地看了一眼谨宁,谨宁自然是知道她的意思,起身道:“夜来风冷,只怕宫人们照顾不周,臣妾送太后回宫。”

夜来墨色如洗,灯影摇曳在窗上拉长了殿中的寂静。太后气定神闲的捻着手中的串珠,她细细打量眼前的谨宁,半晌才似笑非笑道:“你如今是愈发有本事了。”

谨宁不卑不亢的笑道:“臣妾愚钝,不过是想尽力为太后分忧。”

“为哀家分忧,”太后轻笑一声,“怕是你自己心里不舒坦,才来顺水推舟吧。”

太后在宫中多年,这点事自然是瞒不过她的,谨宁也不否认只道:“顺水推舟能能推得动自然是好的,更何况这种事这种事若传出去了岂非有损威信,更损了蒙古诸王的心。。”

太后的脸在灯后看起来并不那么清楚:“你倒是处处替哀家考虑,皇后要是有你这份心思,哀家也不用大费周章了。”太后的目光落在手上的七宝串珠上:“罢了,你回去吧。”

兰芷小心翼翼地扶着谨宁出了慈宁宫的门,到了没人的地方才小声呵出一口气:“阿弥陀佛,奴婢以为太后会怪罪呢。”

谨宁拍了拍兰芷的手:“太后不会怪罪的,你知道太后为什么一定要让苏日娜去和亲吗?”

兰芷眨了眨眼:“还能为什么,自然是为了与蒙古关系更紧密。”

“不止于此,”谨宁凑近兰芷,轻声道,“皇上久未下旨也不是顾着皇后的面子,是为了逐渐削弱蒙古势力,和亲只是稍加安抚,选谁都无所谓,但能选与太后关系越远的人越好。只可惜皇后的妹妹之前闯了祸害死了满珠习礼的女儿悼妃。”

空气中弥漫着迎春花的香氛,谨宁缓缓接上了后半句话:“对外宣称悼妃是病死的才平静了风波,倘若满珠习礼知道自己的女儿是被人害死的,皇后赔出去的就不是一个公主这么简单了。满珠习礼今日提出为班第求娶苏日娜,皇后一门心思只扑在自己女儿身上忘了其他这回事,可不代表皇上和太后也忘了。”

兰芷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只是娘娘这么做不就是违了皇上的意思吗?”

谨宁漠然摇头:“没得选了,只有这一个办法能够走得通。满珠习礼已经等不下去了。”

这日春和景明,二月里的天终于见了温暖的迹象,阳光席卷了紫禁城里的每一处,花香肆意弥漫在空中钻进人的鼻子。满珠习礼的此行的目的已经达成,便向皇帝辞行。

初春的阳光照在身上已经让人生了暖意,午后的阳光细细碎碎的落在窗柩上落了一片金色。

谨宁走到侧面的窗户处,透过窗子模模糊糊的看见顺治背对殿门的身影当即对王铎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通传,自己蹑手蹑脚地走进殿中。

因着天气还不算完全暖和,殿内还未改用珠帘。门帘打起时的声音几不可闻,但还是被顺治捕捉到了,他抿住嘴角的一点笑意,直到眼前一黑被人捂住了眼才故作惊讶道:“是谁?”

谨宁正准备清清喉咙用假声说话,系统听得牙酸的啧了一声:【别玩了,被发现了。】

谨宁丝毫不理会,将声音压得极低,一边说一边嗤嗤的笑起来:“我,劫匪,交银子。”

顺治拉下谨宁捂住眼睛的手打趣道:“好了,不闹了,你当劫匪只怕最后要把自己赔进去。”

谨宁轻笑着将一盏银耳百合羹从食盒里取出来,汤的甜味与檀香的味道交织在一起,混成了一种特殊的味道:“皇上这是又在看佛经。”

顺治点点头:“玉林大师终于肯应召入京,南苑清净,朕准备在南苑见他。那里也有围猎场,你若想去,便也跟着吧。”

※※※※※※※※※※※※※※※※※※※※

感谢支持,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