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380章 抵达边界,荆州初闻

第380章 抵达边界,荆州初闻(1 / 2)

从卧牛山到荆州边界,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旅程。我们这支由刘备残部和我的核心团队组成的队伍,人数不多,士气低落,加上裹挟着少量愿意追随的徐州百姓,行进速度极为缓慢。沿途,我们尽量避开大路和城镇,选择偏僻的小径和山林穿行,餐风露宿,艰苦异常。

我担任着这支队伍事实上的向导和谋主。凭借玄镜台源源不断传回的精确情报——包括曹军的搜索范围、沿途地方势力的态度、以及地形和水源信息——我为主公刘备规划着最为安全的行进路线。我利用糜家提前储备的物资,在关键时刻为队伍提供了必要的补给,缓解了粮草匮乏的危机。我的私卫和玄镜台成员则在队伍的外围进行警戒和探路,确保我们不会误入危险区域或遭遇伏击。

刘备虽然身体疲惫,精神憔悴,但他依然是这支队伍的灵魂。他关心每一个伤员,安慰每一个受惊的百姓,用他特有的仁德,凝聚着这支摇摇欲坠的队伍。关羽和张飞则恢复了战士的本色,他们轮流殿后或担任先锋,用他们的勇武震慑宵小,保护队伍。他们虽然对我提供的路线和“特殊手段”感到惊讶,但在亲身体验到其有效性后,对我愈发信服和依赖。

文姬(蔡琰)和糜贞也默默地承受着旅途的艰辛。文姬守护着她的典籍,偶尔会与我讨论一些关于天下大势或文化传承的话题,她的见解总能给我带来新的启发。糜贞则将她出色的商业才能和组织能力,用在了队伍的后勤管理上,尽管物资有限,但她总能安排得井井有条,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丝温暖。她们的存在,对于这支困境中的队伍,不仅仅是随行者,更是精神上的支持。

经过数日的艰难跋涉,我们终于远远地看到了荆州的边境线。虽然疲惫,但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神情。徐州的烽烟,已经彻底被甩在了身后。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荆州。

当我们接近荆州边境的某处关卡时,玄镜台部署在此地的眼线,已经提前通过隐秘渠道向我传递了信息。

“主上,荆州方面已经收到北方战乱的消息。刘表派了官员驻守此处,盘查过往流民和商旅,尤其警惕来自北方的可疑人员。”玄镜台信使向我低语禀报。

“刘表对此事的态度如何?”我问道。

“据闻,刘表对北方战事忧心忡忡,对曹操南下极为警惕。但其麾下蔡瑁、张允等势力,似乎对此反应冷淡,甚至……似有与北方曹操暗通款曲之意。”

听到“蔡瑁”二字,我心中一沉。我知道这个人是刘表麾下最大的隐患,代表着荆州内部的亲曹势力。刘备求贤若渴,荆州卧龙凤雏等人才济济,但其内部的复杂派系和刘表本人的犹豫不决,使得荆州成为一个看似安全,实则暗流汹涌之地。

“接待官员的身份?”我继续问。

“此处驻守官员,乃刘表麾下一名中层将领,姓氏不详,但听命于蔡瑁将军。”

果然如此。这意味着我们从进入荆州的第一步起,就会面临蔡瑁势力的盘查和审视。他们对刘备这个“汉室宗亲”和“抗曹旗帜”的态度,以及对我陆昭的态度,将直接影响我们在荆州的立足。

我收起情报,看向刘备。他正整理着衣衫,努力让自己显得体面一些。他知道,此番入荆州,是去“寄篱”,是去寻求庇护,姿态必须放低。

“主公,”我走到刘备身边,将我从玄镜台获得的部分公开或可以合理推测的情报,以一种“路上多方打探听闻”的方式,向他进行了汇报,“昭打探到,此处乃荆州边境,由刘表麾下将领驻守。荆州方面已知北方战乱,对过往者盘查甚严。特别是对来自北方的……嗯,‘汉室宗亲’和‘抗曹义士’,态度尚不明朗。”

我没有直接说“蔡瑁”的名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或怀疑(毕竟我不可能知道荆州内部如此详细的派系信息),但暗示了荆州内部可能并非铁板一块。

“噢?竟是如此……”刘备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忧色。他明白,此番入荆州,恐怕不会是简单的投奔,可能会面临刁难。